低频噪音治理介绍
2021-11-08
低频噪音治理介绍
低频噪声是频率在200HZ以下的声音,它也是一种对人体有很大影响的噪音。面临着低频噪声,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应对。对此类噪声要注意控制噪声,寻找传播途径。
1.对低频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。
低频噪音治理首先要准确找出噪声传播途径,从传播途径进行有效控制,选择合适的减振降噪材料,设计合理的减振降噪结构,有效控制低频噪声的传播。低频率噪声主要通过结构声的振动传播,采用隔振,辅以吸声隔声等措施,能有效地减小结构噪声,从而减少噪声中的低频成分,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居住区的噪声。实际应用表明,该装置安装的减振隔离器稳定、高效,机房内安装性能稳定,降噪效果好,是控制低频噪声的有效方法。
2.有四类主要的低频噪音。
升降机、变压器、中央空调(包括冷却塔)及交通噪音,一般指频率低于500赫兹(倍频程)的声音。虽然低频噪声对生理的直接影响不那么明显,但近年来国内研究低频噪声的专家指出,低频噪声会导致头痛、失眠等神经症状。当前,我国对声环境质量的标准和监测方式主要以高频噪声检测为主,由于分贝数不高,导致居民经常遭受噪音折磨而投诉无门。
3.低频噪音治理须知
由于低频噪音可以直接到达耳骨,还能引起交感神经紧张、心动过速、血压升高、内分泌紊乱。人们被强迫去接受这种喧嚣,急躁,暴躁,甚至失去理智。假如长时间受到低频噪声的侵袭,容易导致神经衰弱、失眠、头痛等多种神经官能症,甚至还会影响腹中胎儿,导致胎儿畸形等。长时间居住在这种噪声环境中,对人的听觉和神经系统影响极大,器质性改变不可逆转。